2009年6月25日,桂香村老板娘陈建伟在自家公寓晨练时不慎失足落水,意外死亡。这个始料不及的噩耗打破了桂香村的平静。从第二年开始,股权争夺案曝出,纷纷扰扰。
股权遗产
桂香村由马建伟、陈建伟(曾用名陈建瑜)夫妇于1989年创建。2002年公司创办,注册商标“桂新园”。当年小小的糕点店不断发展壮大,2008年12月公司注册的资本金为1000万元,马建伟和陈建伟各占50%股份。喜欢思考、有些内向的丈夫马建伟主要负责公司的生产和技术,性格爽朗的陈建伟则是外当家,夫妻俩一直被业界称为“最佳搭档”。多年打拼之后,桂新园已成为浙南地区烘焙行业的第一品牌。
但在陈建伟去世后不久,桂香村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内部纷争。
“其实我们还没有想到什么遗产继承的事,是二姐夫(马建伟)主动提起要把二姐的遗产让我父母来继承。” 陈建伟的妹妹陈建秋说。
双方协商了陈建伟遗产问题,但最终没有谈妥。陈家人认为,马建伟想把公司股份、不动产等都“折现”分给陈建伟父母,“等于让陈家彻底退出桂香村了”。
2010年11月3日,陈建伟父母向温州鹿城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分割陈建伟的遗产。按照规定,桂香园的股权、15处不动产、银行存折、股票……陈建伟享有50%的权益。
双方的争议焦点就是如何分配陈建伟留下的桂香村50%股份。
2010年7月16日,法院作出判决:马建伟和子女占80%,余下的20%归陈建伟父母。
一名知情人士透露,对于这份判决,双方都比较尊重,相关交接处置也在进行中,事态看似逐渐恢复平静,但是桂香村靠血亲维系的经营弊端开始在股权分割后显现。
族内纷争
马建伟是家中老大,下面还有弟弟马建峰和小妹马建燕;陈家这边是姐弟5人。除了马建峰在政府部门工作,其余人员都在桂香村做事。
早在1993年,陈建秋就加入了经营层面;1995年,大姐陈建军、四妹陈秋芳以及马建燕入伙;2005年,陈建伟的小弟陈伟进也进入公司管理层。
在陈建伟生前,桂香村的经营分工是:马建伟担任总经理,陈建伟为副总经理。马建燕是财务总监,陈建军是营销总监,陈秋芳是总经理助理,陈伟进在市场部,陈建秋是行政总监。
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,在突遭股权分割后陷入了艰难的磨合期,尤其是两大股东方互相猜忌、互有对立的情况下,纷争在所难免。
法院判决之后,桂香村被动转变为股份制,工商注册、公司章程重新制订。2010年10月底,陈建伟父母和女婿马建伟3个人召开了桂香村第一次股东会议,议题是选举公司的监事人,监事人的职责是负责监督公司的重大事务和财务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。
会议期间,陈建伟父母推举自己的三女儿陈建秋出任监事人,理由是陈建秋“熟悉公司业务”。这一提议被马建伟否决,在马看来,2009年9月份,陈建秋“利用职权之便蓄意隐匿或遗失公司财物”。
马建伟的提名是他的一名同学,此人到公司时间不足一年,遭到了陈建伟父母的反对,74岁的老丈人情绪激动。双方都不同意对方提议的人选,最终不欢而散。
与此同时,马家和陈家的纷争在桂香村之外继续扩大。被“清理”出公司后,大姐陈建军舍不得自己做了10多年的行业,现在和朋友合伙在温州也开起了蛋糕坊,成了桂香村的竞争对手。
陈家退出?
水火不容的两家人如何来共同管理公司?桂香村又将如何作出股权改革?
“当天,公司一个重要岗位要确定人选,马建伟一方的提议,我父母不太认同。”陈伟进说,双方离场后,陈家人分析,如果继续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经营,今后这样的纷扰可能还会上演,“再纠缠下去没有必要了。”
“目前父母确实比较倾向出让这部分股权,不太想参与温州桂香村的事情了。父母还考虑到,他们之前也没做过企业,对桂香村帮助可能也不大。”陈伟进说。
“就算出让也想找一个好的买家,要能帮助公司继续发展的。”陈伟进说,虽然父母不想再有瓜葛,但公司毕竟是姐姐生前的产业,他们也想看到公司继续做大。
如果陈建伟父母最终决定出让判给他们的20%温州桂香村股权,作为公司最大股东的马建伟一方又会如何应对呢?
“怎么出让?大股东有优先购买权的。”马建伟说。
采访中,陈伟进提及:“二姐走之前,就曾考虑转成股份制公司这件事……只是公司里双方家族的人比较多,方方面面都要权衡,她还没来得及做。”
“如果当初明晰了,也不会闹到两家人打官司的地步,结果损失了亲情。”陈伟进说。
[专家点评]
股权与经营权要区别对待
企业创办之初股权就要明晰化,越是亲戚越要分清楚。
文 │ 周德文
桂香村面临的管理难题,是温州乃至中国诸多家族企业都可能面临的问题。一方面,为了企业更好地经营和发展,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十分必要;另一方面,家族企业的特性,又使得这条现代企业之路,往往走得漫长而艰难。
但不要忘了,古人都知道“亲兄弟明算账”这个道理,这就好比几个兄弟都长大了,分家反而能避免矛盾。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重合的状况,往往会导致所有权的纷争,从而直接影响经营权的正常执行。很多人的固有观念是,有股权就一定要参与经营。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,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,就应该考虑按照各自权利和义务,尽快明晰产权。国际上很多成功的企业,即使股东是仇人,也能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。
近来温州接连发生的几起家族企业产权纠纷,恰恰预示着上述问题已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候。
今年浙江省“两会”,我拿出一个提案,希望政府能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家族企业,适时进行产权明晰引导,尽可能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意见。比如,设定一些样本供参考,或制定一些章程给予帮助。
家族企业的股权往往像一锅粥,企业小的时候还好,做大了就容易有纠纷。兄弟、父子成仇的教训见多了。所以企业创办之初股权就要明晰化,越是亲戚越要分清楚。
另外家族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混淆是普遍现象。所有权是和利益挂钩的,让不同的利益主体去经营,能不产生矛盾吗?我也在民营企业里做过,看到过两个股东分别派的管理人员因为代表不同的利益,最后干上了。
(作者为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,本刊记者金少策整理)